找到相关内容1008篇,用时1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四圣谛

    ,因为变坏所以苦。爱别离与求不得苦属之。 此苦苦与坏苦是由嗔、贪所引起的,此两种苦凡夫可以世间的智慧觉知之,称为世俗苦。 3、行苦:一切有为造作都是迁流变化,它包括苦苦、坏苦、舍受。我们不把不苦不... 四圣谛 “”就是如是不颠倒,既是真理。“圣谛”是圣人所知之绝对正确的真理。 “四圣谛”说四种真理: 一者、苦圣谛; 二者、集圣谛; 三者、灭圣谛; 四者、道圣谛。 唯有佛陀才能开示它,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71976359.html
  • 体悟世间无常 珍惜出家暇满身

    没有善恶形相、没有善恶概念的。也就是说,善和恶的概念,只是在世俗范围内、在世间法里面有。   那么,什么叫善、恶呢?一般人认为善和恶是对立的,可以从行为的动机来判断,可以从行为的过程来判断,可以从...?答曰:菩萨受身种种,或时受业因缘身,或受变化身,于世间教化,说诸善法及世界法、王法、世俗法、出家法、在家法、种类法、居家法,怜愍众生,护持世界,虽无菩萨法,常行世法。以是因缘故皆从菩萨有。……世间诸...

    学诚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1483377137.html
  • 金刚经的现代意义——济群法师

    有四重二之说:第一重,以有为俗,空为真谛;第二重,有空皆为俗,非有非空方为真谛;第三重,以有空为二,非有非空为不二,二与不二皆是俗,非二非不二才是真谛;第四重,一切语言皆为世俗,言语道断,...然而在平等的法性上,却没有这诸多差别。须陀洹,汉译入流;斯陀含,汉译一来;阿那含,汉译不还;阿罗汉,汉译无生。但这些入流、一来、不还、无生,都是从世俗的角度来说的。在法性中,岂有入与不入、来与不来、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264778880.html
  • 生死的省思 —从生死的探索到现代生死学建构课题

    samsara)乃是整个有情世间(亦即「三界」)的生态系统;换言之,佛陀将宇宙与众生(亦即整个法界)视为一个整体,而从现象观察的角度,对其间生态系统的流转,所作的综合说明。从哲理上来解析,轮回说是属于世俗...宇宙观,除了探讨「物理世界」的成﹑住﹑坏﹑空等迁流变化之外,还包括从个人身心﹑社会群体﹑人伦道德﹑人文精神﹑人生价值与超越世俗等层面所建构的「心理世界」与「精神世界」;因此,几乎所有的文化传统与宗教义理...

    慧开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174581389.html
  • 众生平等与正法治化

    生者不起。2 因此,佛教经典之中,除了专讲缘起、四圣谛、涅槃、法界、佛性等高深义理的出世间法,也有重视人间、人身、人生,劝人向善、积极进取的人天乘正法,既有第一胜义谛也有世俗。3   然而,中国佛教长期以来一直畸重出世间,“教在大乘、行在小乘”,“将自家的宗旨和角色界定在解决个人了生死、出世间的宗教需要之范围,至于世俗生活的指导和社会的建设,则由本土极富入世精神、阳刚之气的儒家来承担。佛管出世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0144584390.html
  • 奉修喜舍行愿 承担社会责任

    大自在和解脱。从理性而言,救助人道与畜道,均依无缘慈,同体悲心而获平等功德,但依世俗,还是以救济人道众生为首。   3 、如何在救助人道众生中修持己身?   1、无相布施,三轮体空。六波罗蜜法中...

    常辉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064884621.html
  • 年龙父母《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》(七)

    在回向的时候能够以无缘无执之心来摄持,比如在觉性当中善护于觉性本来自性面目的话,这是列入大圆满回向当中的;即便我们不能这样做到的话,相顺分也是应该生起的。相顺分就是以世俗菩提心当中愿菩提心来任持。... 我们应该如何才堪称为佛子行呢?你自己现在做的事情是什么样子呢?是利益众生的吗?要观察自己的心境,念念之间是否具足正知与正念具足自他二利?   在我们修行佛法过程中,要发世俗菩提心,希求解脱道...

    年龙上师

    佛子行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7/19153584708.html
  • 人生十问--星云大师讲述

    ,佛教的智并不是世俗的知识,因为知识并不全是善的。内心的般若智不能开显,做事不合佛法,一切只依感情与自私的世俗常识而行动,这叫做痴。佛教的智是由闻思修而来的,是一种观照实相的中道方法,依着这方法,才...都不和他来往,只要他把眼睛一闭,念起佛号来,那么佛菩萨就在他的心中,而不必忧愁世俗精神的匮乏。 诸位不要误会,以为只有在老年时,才把精神寄托在佛号上,或者是临死之前才要念佛。其实“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论坛精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104484884.html
  • 譬喻----佛教的善巧与美妙

    一切法,皆是有为如梦幻等,这也是指示众生悟入无相、性空、无住相、不取相境界的一个法门,故这一偈明世俗,也就是明缘起法。   ‘一切有为法’,有为法即依他缘起所生诸法,亦名因缘所生法,有造作性、有生...  【譬喻】《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》佛陀说法(或佛典中为说明教义)时,所常用的方式之一。通常是以具体事物拟喻抽象佛理,或以自然景观、世俗人事现象等,譬喻佛法中之某些事实。此等方式,在佛典中颇为常见。北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5372285031.html
  • 跨越打扫过的希望门槛 洒下迎宾花絮——教宗谤法答辩录

    诸佛化身中而无执相。在此情况,特指圣法。   2、相对真理 Relative truth(藏文 Kun.rdzob bden.pa):世俗,依于现象的真理,依赖并与他人相关。   3、因缘 ...。依世俗相对上的真理,崇敬者也许会做些错事,但佛陀仍旧能加持祝福他们。完美无瑕的佛陀在那儿,即便是依于相对上的真理,崇敬的对象是永远纯净的,因此以佛陀的加持祝福易使人创造福德,也是很符合逻辑的。同样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5383785111.html